外交部原副部长:香港回归前,英国每年可从香港拿走上千亿人民币

Connor Hotbit交易所 2024-10-21 17 0

欢迎来到影玉楼,点了关注不迷路,我将为您持续更新更多逸闻趣事,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影玉楼

编辑

影玉楼

?——【·前言·】——?

1982年9月22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任期内第一次出访中国,邓小平同志会见了撒切尔夫人,

原计划会谈时间为一个半小时,最后竟延长至两个半小时。

会后,撒切尔夫人止不住黯然的神情,若有所思地走出会场,在步出会堂台阶时突然摔倒,一下子跪倒在地,幸亏我方工作人员及时将她搀扶起来。

外交部原副部长:香港回归前,英国每年可从香港拿走上千亿人民币

这一细节在我国的新闻报道里并没有播出,可是香港以及英国的新闻报道都没有回避这一个偶然事件。

事后采访中撒切尔夫人坦言,她对这次会谈大失所望,原因在于我国领导人在这次会谈中对主权问题的态度十分强硬。

那么,到底是怎样的会谈需要让铁娘子撒切尔亲自出访我国?还让她在会谈后如此失态呢?毫无疑问,那一定就是香港问题,这不得不让我们回溯一下香港被英国租借的历史。

三个不平等条约让香港、九龙割让了一百多年,让香港岛以北200多个岛屿被英国美其名曰租借长达99年

1842年鸦片战争后,战败的清政府和英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我国的香港岛就这样被永久割让给英国。

展开全文

外交部原副部长:香港回归前,英国每年可从香港拿走上千亿人民币

1856年,趁清朝政府因为太平天国运动弄得自顾不暇,英国和西方多国再次入侵中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无耻地将九龙划入香港归英国管辖。

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看到有利可图,在十九世纪末期,纷纷加入了瓜分我国的行列,

这次英国政府又一次和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这个专条彻底将香港岛以北的几百个岛屿(也就是后来的新界)一次租借给英国,租期为99年,为了掩人耳目,英国每年支付租金500两银子,后来也不了了之。

外交部原副部长:香港回归前,英国每年可从香港拿走上千亿人民币

如果不是西欧各国的法律和习俗规定租期不得超过99年,还不知道要租借多少年,这些西方强盗几乎将我国吞噬殆尽,要知道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高达700多份。

按照专条签订的时间来看,新界的99年租期即将到期,留给英国的时间已经不多,许多来香港投资的资本不得不考虑这个事实,这直接动了英国的奶酪。

英国首相梅杰后来承认,香港的存在对英国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英国在香港的投资已接近1000亿英镑。

香港得天独厚处于珠江入海口,是过往船只北上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英国在印度和马来西亚等亚太地区的殖民统治可以通过香港来相互联系,在英国的战略意义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外交部原副部长:香港回归前,英国每年可从香港拿走上千亿人民币

香港作为一个深海口岸,承担着中国半数以上进出口货物的转运,近代的香港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俨然已经成为亚洲经济文融汇中心。

贸易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香港的各行各业,金融业的发展最为强劲,市场份额占80%的外资银行很快就垄断了香港的金融业,香港资本受到了殖民控制。

八十年代中期,香港的期货交易已经达到接近2亿港元,位列全球第一,英国财团也顺理成章地成了香港的地产市场最大的股东。

早在70年代初期,英国在香港的财团凭借港英当局手里的特权,将香港的土地中饱私囊后再以极高的价钱出售,以此获取到丰厚的收益。

外交部原副部长:香港回归前,英国每年可从香港拿走上千亿人民币

金融和地产原本就是利润最高的两个产业,在英国本土绝对实现不了的方式,在香港却能让他们赚得钵满盆满。

按英国首相梅杰披露的投资额度1000亿英镑来算,我国外交部的原副部长周南认为,英政府每年可以从香港掳走几乎几千亿人民币。

外交部原副部长:香港回归前,英国每年可从香港拿走上千亿人民币

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这些收入还不包括英国在香港获得的其他收入,英国怎么会轻易放弃这个香饽饽,那可是他们心目中的利益天堂。

?——【·中英较量早在70年代就已开始·】——?

对于香港回归,我国也是早早就作打算,

早在70年代初,取得联合国席位后,我国就香港殖民地身份问题向联合国提出合理诉求。

这项维护主权的诉求得到了联合国成员99票赞成,5票反对的表决,随后联合国宣布香港、澳门不属于殖民地,这是为防止香港、澳门在西方支持下宣布独立摆的一步棋。

此举让日后香港的回归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也使得我国领导人的智慧在香港回归的布局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早在1979年春天,港督麦里浩先生就来到了北京,他的目的就是来探探我国在香港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摸摸我国的底线在哪里。

外交部原副部长:香港回归前,英国每年可从香港拿走上千亿人民币

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延长香港新界的租期,他在见到邓小平同志后就直接提出了这个要求,

邓小平同志明确表示国家主权没有余地可以讨论,但是对香港政策可以特殊对待。

这个消息传递回英国后,英国政府也是商议了各种各样的方案,不外就是妄图继续掌控香港的未来。

他们甚至想出在九龙和新界之间修建一个类似柏林墙那样的东西,妄图继续统治九龙和香港岛,可是这显然是行不通的。

外交部原副部长:香港回归前,英国每年可从香港拿走上千亿人民币

香港最大的面积就是新界,香港岛和九龙的生活所需包括淡水都是新界提供的,这个荒唐的提议真是让世界耻笑。

英国千方百计阻挠香港的回归,曾经在撒切尔夫人的主导下出台了《1981年英国国籍法案》,

香港公民只要愿意就可以成为英国公民。

此法案出台后,在香港引起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我国刚刚结束了文革,改革开放时间还不长,广大的香港市民对香港回归后个人的前途有所担忧。

一时之间香港出现了移民浪潮,许多香港人民希望移居国外,

为了稳定局面,邓小平同志多次会见香港有名的企业家,知名人士,表明香港现有的社会制度不会变,人民生活不会受影响。

英国当时的首相是著名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对英国政坛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外交部原副部长:香港回归前,英国每年可从香港拿走上千亿人民币

1982年9月的大会堂,邓小平同志和这位“铁娘子”迎来了首次交锋,撒切尔夫人的语言中有不乏动用武力解决香港问题的表态,态度也是异常强硬。

邓小平同志丝毫不让步,明确表示一定会在1997年收回香港,迟一天都不行,同时表示,

我们已经不是当初的晚清政府!

香港问题不容有失,我国抱有异常坚定的决心和信心,针对香港回归后面临的影响,邓小平同志直言我们将毫不畏惧。

主权问题上可以说是丝毫不让,这就是我国在香港回归上的立场和底线。

?——【·邓小平同志为香港回归做出极大贡献·】——?

从1982年正式谈判开始,到1984年中英双方正式签署联合声明,一共进行了22次激烈的谈判交锋。

从协议中的完全自治、最大限度地自治、到高度自治,在香港我国驻军问题上邓小平同志豪不掩饰的愤怒,无一不凸显了香港问题博弈之艰、解决之难。

外交部原副部长:香港回归前,英国每年可从香港拿走上千亿人民币

邓小平同志更是在谈判的每个细节和分歧的每个问题上,表现出极高的政治智慧,并且在关键时刻作出重要指示。

早在麦里浩初次来访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就提出香港可以实行特殊政策,在中英谈判期间,在邓小平同志的指示下,我国坚定不移地执行两个原则。

那就是1997年收回香港,一天都不能晚;另一个原则就是继续保持香港的稳定和繁荣不动摇。

本着这两个原则,香港基本法遵循了香港特区行政主导的政治体制,但还是要循序渐进以及均衡参与,逐步发展民主。

同时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成为了人类文明史上前所未有的,对此邓小平同志亲自和大批香港人士举行了会谈,并指示成立专门小组进行大量调研。

外交部原副部长:香港回归前,英国每年可从香港拿走上千亿人民币

依据实事求是原则,结合国内外形势,一国两制构想逐渐成型,事实证明,这个构想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国家和政治理论,具有划时代意义。

在一国两制方针以及解决香港问题十二条基本方针上,完美体现出邓小平同志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邓小平极高的政治智慧,被撒切尔夫人称赞是一个神来之笔。

经过外交努力,英国接受了我国主张,达成了中英联合声明,撒切尔夫人任期内第三次来华访问,在签字仪式上,她由衷地感叹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时刻。

外交部原副部长:香港回归前,英国每年可从香港拿走上千亿人民币

?——【·香港回归27年来取得巨大成就·】——?

1997年香港回归至今已走过了26个年头,这也是香港经济持续发展的26年,香港曾经连续25年被评为“世界最自由经济体”。

如今的香港已发展成为亚洲的多个第一,那就是第一金融中心,第一人才竞争力,并在全球金融指数位列第三,营商便利位列全球第三。

香港本地生产总值更是翻了一番,

上市公司从597家到现在的2500多家,日均成交已经增加至1667亿港元,据2021年的统计数据表明,香港交易所集资总额已经位列全球的第四位

截至2022年5月止,

香港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5000亿美元,银行存款已达到15.3万亿港元。

外交部原副部长:香港回归前,英国每年可从香港拿走上千亿人民币

香港管理的总资产已经达到35万亿港元,在那里设立的地区总部达到1457家,是亚洲最大的对冲基金中心和第二百大私募基金中心。

至于文化体育和市政设施建设,香港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沪港通也为两地资本市场的投资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我国内地为香港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成为香港坚强的后盾。

?——【·结语·】——?

香港百年回归史是一段漫长的屈辱史,多灾多难的中国人民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熬过多少艰难岁月,弱国无外交,经过数代人的奋发图强,我大中国终将崛起。

外交部原副部长:香港回归前,英国每年可从香港拿走上千亿人民币

1997年,当五星红旗在香港冉冉升起,意味着香港正式回归祖国怀抱,也意味着我们洗刷百年屈辱史,更意味着我国犹如一颗明珠在东方熠熠生辉。

我国已不再是百年前任人欺凌的弱国,在世界之林内不容小觑,香港的回归是我国民族感情的再一次升华,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香港回归后我们又迎来了澳门的回归,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台湾也将会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全国人民的期待,更是全世界华人的期待,我们相信那一天早晚会到来,并且为之努力奋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