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2分钟也按1小时收费30元,北京持续整治“亲子单车”
骑行超2分钟就按一个小时收取30元费用;还车点极少,超出区域就要收十几元调度费;经营者多为个人,没有相应资质,车的质量也不过关,还没有保险。
7月17日,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获悉,北京多部门对“亲子单车”违规投放现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自7月初至7月16日,已累计清理违规投放车辆800余辆,目前,核心区域违规投放车辆明显减少。
北京交通执法总队通过视频巡检发现,磁器口地铁站D口外有两辆违规投放的“亲子单车”。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累计清理违规“亲子单车”800余辆
近期,市交通委牵头,市交通运输执法总队联合公安、交管、城管、属地政府等多部门针对“亲子单车”违规投放现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自7月初至7月16日,累计清理违规车辆800余辆,溯源锁定3家交易平台及19家违规经营主体,其中10家已完成约谈,并对“奶爸租车”品牌企业处以1.8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目前,核心区域违规投放车辆明显减少,通过协同治理、执法监管、约谈处罚的全链条管理模式,多维度净化首都交通运输环境,保障市民和游客安全便捷出行。
7月8日,总队四支队在景山前街发现违投车辆后,迅速通知十五支队协调处置,西城区城管委随即完成清理,全程仅用1小时。同时,针对为违规运营“亲子单车”提供服务的平台,通过向平台发送提示函、向平台注册地市场监管部门移交线索等措施,强化源头治理。
市交通运输执法总队持续加大“亲子单车”违规投放整治力度,采取线上视频巡检与线下重点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天安门、前门大栅栏等12个重点区域实施全天候监管,日均投入执法力量20余人次,并针对早晚高峰及夜间违规高发时段,开展早、中、晚、夜间四班次巡查。
依据《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已对10家违规经营主体进行调查询问,其中,“奶爸租车”在专项整治行动期间再次违规投放,被处以1.8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并明确对再次违规者将逐级提升罚款额,直至5万元。通过约谈、整改、处罚的递进式执法流程,持续维护城市交通秩序。
通过视频巡查发现违规投放车辆
展开全文
7月17日下午,北京交通执法总队通过视频检测手段发现,在地铁磁器口站D口外出现了两辆某品牌的“亲子单车”,经过执法人员核查,这两辆“亲子单车”均属于违规投放,已安排人员清收。
据交通执法队员介绍,这样的“亲子单车”和市场上常规的共享单车有相似性,容易使人产生混淆,但其使用价格更高,每小时使用成本30元,而只要骑行超过两分钟就要按一小时收取30元。同时,调度费在10到20元,由于平台设置,还车点位非常少,且电子围栏不准确,非常容易出现在非运营区还车的情况,会收取调度费,“这样就会造成市民游客骑一次,就要花50元左右。”交通执法队员说。
此外,交通执法部门发现,经过摸排,很多经营主体都是没有营业资格的个人,他们自行购买车辆和智能锁后,由相关平台代为运营。其车辆和加装的座椅都属于质量不过关的产品,也没有相应的保险。
交通执法总队安排拖车清理了两辆违规投放的“亲子单车”。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持续跟踪停运车辆,巡查范围扩至城六区
交通执法部门发现,随着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深入,“亲子单车”违规投放呈现新动向。部分商户采取遮挡二维码、加装链条锁等方式暂停运营;运营区域由核心区向海淀、朝阳、丰台等外溢,圆明园、高校周边及奥体中心等重点区域成为违规投放新区域。
针对这一变化,市区相关部门将密切关注停运车辆动态,防止其重新投入违规运营;同时,扩大巡查范围至城六区,重点加强高校、景区等重点区域的常态化巡查。
市交通运输执法总队将持续深化专项整治行动,一方面,强化科技赋能,将视频巡检范围扩大至城六区重点点位,提升非现场执法精准度;另一方面,深化共治共享,联合区街道加强对商户的教育引导,促进合规经营。
执法部门提醒,各经营者须严格遵守《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立即停止违规投放行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应提高安全意识,主动选择正规共享单车服务,自觉抵制违规运营的“亲子单车”,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共同维护良好的城市出行环境。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编辑 白爽 校对 杨利
评论